首页

国产踩踏网

时间:2025-05-29 02:59:20 作者:广东多举措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三年行动 浏览量:33930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韦香惠)生物医药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热议。

  创新药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仿制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降低对外国新药的依赖。

  以往,政府工作报告对医药创新的表述多是“生物医药”“新药”等,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从“新药”到“创新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资料图:博鳌乐城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医药界代表委员就创新药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郝海平表示,生物医药领域或者是大健康领域是具有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下一步如何促进生物医药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应该是医药卫生领域的委员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3月4日,在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表示,创新药进入医保的速度明显加快,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两年内被纳入医保。

  的确,对于老百姓而言,创新药作为多种重大疾病主要的解决方案,用得上还要用得起。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家医保局新任局长章轲调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时说,“(公众用药)并非越贵越好,合适才是最优解。”

  2023年100个国谈续约药品中,约70%都以原价续约,另31个降价药品的平均降幅也仅为6.7%。2023年23个新谈成的创新药平均降幅比谈判整体水平低4.4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表示,国产创新药进入医保后,医生可以及时给患者处方更精准的治疗药物,使公众能够用得上并且用得起高质量的药品,体现了医保惠民。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创新药的新质生产力,离不开资金支持。为了提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的资金,政府工作报告同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李楚源在今年的建议中专门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医药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推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发展等建议。

  他建议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生物医药健康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并构建有效支持生物医药健康行业数字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同时促进研发和应用两端紧密合作,重点打造一批全国性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

  有机遇就有挑战,在创新药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部也在加速洗牌,或将迎来格局重塑。如何乘势而上,发挥政策组合优势,健全产业创新生态,将是新时代生物医药产业未来要解决的问题。(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媒热议中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向好发展信心 带来更多共赢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天举行。就台湾民众对大陆影视剧《甄嬛传》情有独钟、农历春节期间在线观看超过6万人的盛况,朱凤莲答问时提到,看到有台湾网友留言,已经把过年看《甄嬛传》当作与“老友”重聚。因此,她特别向台湾的朋友们推荐上述几个“新朋友”。

辽宁省政府原副省长、省公安厅原厅长王大伟一审被判死缓

新京报讯 中央气象台今晨同时发布了暴雪橙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未来三天,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今明两天,内蒙古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将有大范围强降雪天气,局地将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黑龙江局地降雪量有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江南、华南等地有雷暴、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时段在今天白天到夜间。北方部分地区及渤海、黄海和东海部分海域将有比较强烈的大风天气,渤海海峡等地风力可达9级。总体来看,天气形势比较复杂,多类型天气均对我国影响较大,提醒公众要密切关注当地天气变化,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

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精准有力 让更多创新创业梦想在沈阳扬帆起航

假期期间,各地公安机关日均投入民警辅警58万人次、组织群防群治力量340万人次,针对性加强景区景点、繁华街区、交通站线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巡逻防控,切实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同时,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和“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力度,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全国边检机关共检查出入境人员1357.4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60.6万辆次,确保了全国口岸边境安全稳定。

珠江委介绍,2023年,珠江委通过现场检查、遥感监管等方式,对珠江流域片51个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持续落实监管责任。

北京:游客国庆假期体验VR中轴线

2019年,当珠三角工程正式开工之际,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与三峡集团所属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上海院)联合承担的建设期智慧工程项目——BIM+GIS系统平台(一期)项目同步启动建设。3年后,珠三角工程全线48条盾构隧洞顺利贯通,运营期智慧工程项目——BIM+GIS系统平台(二期)项目随之开始搭建。历时5年多,一个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水利工程逐步显现。数字技术为工程建设与运维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